设计模式在框架中的应用
学习源码框架,为什么要从Mybatis框架入手?
- 在 MyBatis 3.5.1 这个版中有 968 个类、 2770 个字段、 8422个方法、 42504 行代码、 186428个指令码。
- 其源码体量只有 Spring 的1/5,也是 Hibernate 的1/5。但在功能上这三个框架并无高低之分,但从源码轻量级来讲,入手MyBatis无疑是最容易的。
- 熟悉Mybatis的都知道,其源码里涉及到非常多的设计模式,当然也离不开阅读源码的技巧方法:
Mybatis源码的设计模式使用
- Builder模式:例如SqlSessionFactoryBuilder、XMLConfigBuilder、XMLMapperBuilder、XMLStatementBuilder、CacheBuilder;
- 工厂模式:例如SqlSessionFactory、ObjectFactory、MapperProxyFactory;
- 单例模式:例如ErrorContext和LogFactory;
- 代理模式:Mybatis实现的核心,比如MapperProxy、ConnectionLogger,用的jdk的动态代理;还有executor.loader包使用了cglib或者javassist达到延迟加载的效果;
- 组合模式:例如SqlNode和各个子类ChooseSqlNode等;
- 模板方法模式:例如BaseExecutor和SimpleExecutor,还有BaseTypeHandler和所有的子类例如IntegerTypeHandler;
- 适配器模式:例如Log的Mybatis接口和它对jdbc、log4j等各种日志框架的适配实现;
- 装饰者模式:例如Cache包中的cache.decorators子包中等各个装饰者的实现;
- 迭代器模式:例如迭代器模式PropertyTokenizer;
Spring源码中的设计模式使用
- 工程模式:Spring中的BeanFactory就是简单工厂模式的体现,根据传入一个唯一的标识来获得Bean对象
- 单例模式:Spring依赖注入Bean实例默认是单例的。Spring的依赖注入(包括lazy-init方式)都是发生在AbstractBeanFactory的getBean里。getBean的doGetBean方法调用getSingleton进行bean的创建。
- 装饰器模式:Spring中用到的包装器模式在类名上有两种表现:一种是类名中含有Wrapper,另一种是类名中含有Decorator。
- 代理模式:AOP底层,就是动态代理模式的实现
- 观察者模式:Spring的事件驱动模型使用的是 观察者模式 ,Spring中Observer模式常用的地方是listener的实现。如:ApplicationContextEvent、ApplicationListener
- 策略模式:Spring框架的资源访问Resource接口。该接口提供了更强的资源访问能力,Spring 框架本身大量使用了 Resource 接口来访我们的回忆没有皱褶,你却用离开烫下句点 ——陈奕迅《淘汰》问底层资源。
UrlResource:访问网络资源的实现类。
ClassPathResource:访问类加载路径里资源的实现类。
FileSystemResource:访问文件系统里资源的实现类。
ServletContextResource:访问相对于 ServletContext 路径里的资源的实现类.
InputStreamResource:访问输入流资源的实现类。
ByteArrayResource:访问字节数组资源的实现类。
看源码技巧
1.先使用:先看官方文档快速掌握框架的基本使用
2.抓主线:找一个demo入手,顺藤摸瓜,快速静态看一遍框架的主线源码(抓大放小),画出源码主流程图。切勿一开始就陷入源码的细枝末节,否则会把自己绕晕
3.画图做笔记:总结框架的一些核心功能点,从这些功能点入手。深入到源码的细节,边看源码边画源码走向图,并对关键源码的理解做 笔记,把源码里的闪光点都记录下来,后续借鉴到工作项目中。理解能力强的可以直接看静态源码,也可以边看源码边debug源码执行过 程,观察一些关键变量的值
4.整合总结:所有功能点的源码都分析完后,回到主流程图再梳理一遍,争取把自己画的所有图都在脑袋里做一个整合
5.静态看源码,作图,做笔记
评论已关闭